其实这种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像我们在动物园所见的狮子钻火圈,鹦鹉骑车等,这些大多是训练员在特殊的环境下应用“行为塑造法”训练出来的。
当然除了动物之外,行为塑造法在人类行为的养成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行为塑造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如果课堂中想让学生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在这个任务中就含有许多小的部分,比如:能写出完整的句子;能识别主题句与总结句;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如果教师在一节课里教所有这些技能,要求学生写出一段文字,并且根据其内容、语法、标点评分,那么大多数学生将会失败,学生从练习中将学不到什么。但是,如果教师将这些分解为小的步骤,先教什么是主题句,怎样写主题句;再教中间部分的论述;最后教什么是总结句以及如何写总结句。同时,对段落的标点也作出要求。这样,在每一个步骤都给以学生强化,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最后总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尔后,斯金纳通过对行为塑造的进一步研究,又提出了程序教学的理论。其主张将学科的知识按内在逻辑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项目,它们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知识项目的顺序进行学习,在每一个项目的学习中都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掌握所学的知识。①之后,还设计出“教学机器”,类似于现在的一些学习软件。“教学机器”将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内容单元,依次呈现给学生。每个单元学完后,呈现一些测验题,测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做对测验题,教学机器就主动呈现下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果测验中学生出现错误,则要返回到先前学过的内容,重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