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温江望着孙殿英那兴奋而得意的神色,沉默了片刻,似有所悟,不再追问,当即遵令,调集全师人马向离东陵不远的马伸桥赶去。一到马伸桥,谭温江让参谋长等安排驻防事宜,自己则带上副官及部下团长赵宗卿等十余人,打马飞驰清东陵。经过近一天的查访,清东陵的一切情况全部查清。当天夜里,谭温江亲自飞马向蓟县军部赶去。
清东陵自1663年葬入第一个皇帝顺治之后,其时共有帝、后、妃陵寝十四座。这十四座陵寝又分为三百多座单体建筑,均以昌瑞山下的孝陵为中心,分布在东、西两侧,依山就势,高低有差,错落有致,主次分明。陵区外围的黄花山等地还有十多座园寝,那是清代王爷、皇子、公主、勋臣、保姆等人的葬地,其陵园规制与妃园寝相似,均以绿色琉璃瓦盖顶。整个陵区沿燕山余脉昌瑞山而建,着意山川形势的自然美与建筑景观人文美的和谐,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目的。昌瑞山为东西走向,正中主峰突起,两侧群峰层层低下,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明朝初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曾在山脊上建有蜿蜒起伏的长城,明代中后期的一代名将、抚远将军戚继光曾率部在此地镇守。清朝建陵时,因长城有碍于“风水”的统一和完整,清政府便下令拆除了山顶十多公里的长城,打通了南北125公里,东西宽窄不等约有20公里的陵区。整个陵区始以昌瑞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昌瑞山以北为“后龙”。这“后龙”区域山连山,岭套岭,气势磅礴,绵亘不绝,顺着雾灵山脉,直达兴隆、承德地界,可谓群山千里,气象非凡。在“后龙”区域内,分设内、中、外三条火道[2],并有重兵看守。昌瑞山以南为“前圈”,以层峦叠翠的昌瑞山为后靠,东依马兰峪起伏的鹰飞倒仰山,西傍蓟县高耸入云的黄花山,南抵天然翠屏、犹如倒扣金钟的金星山,陵区的最南端,则有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一个险峻的陵口,名为兴隆口,亦称龙门口。清代建陵时,兴隆口有一口深不见底的水潭,潭中之水墨绿幽深,即使大旱之年,潭水也永远不会干涸。相传,兴隆口的烟墩山有一泉眼与渤海相通,潭中有龙王的第八子率领鱼鳖虾蟹众水族看守门户,因此兴隆口又叫龙门口。每当旱季,西大河水势减弱,行人从此口经过,便能感受到这里气氛萧瑟,冷气森森,令人悸然心动。兴隆口还是清朝帝后妃嫔入葬东陵时,运送梓宫和彩棺或帝后拜谒陵寝时的必经之路。通过时,在这里架设木桥。銮驾过后,即将木桥拆除,以防闲杂人等通过。由此,兴隆口不仅是孝陵,而且亦是整个清东陵的一道天然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