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没有成功,也就导致他没有过硬的军功,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平南蛮之役。所以诸葛亮没能集权到可以制定一套制度体系的地步。再看身后这些人,没有人能完成这个事业。他放弃了,他希望以后的蜀国能和平稳健的发展。在当时那个人心思乱的时代,和平稳健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么说吧,魏国有司马氏乱政,吴国更是乱的一塌糊涂。蜀国按理说会更乱,这个国家民族多样化,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只不过在诸葛亮的强势下都没有表现出来。诸葛亮死后,益州系会甘心听命于荆州系吗?团结在皇帝周围的徐州系会不会有新的政治主张?马超带来的西北系会不会有所动作?还有那个自成一系的魏延。这些事如果不处理好,诸葛亮一定会死不瞑目。
诸葛亮的把军权交给杨仪,但是只是暂时交给他。留着他只是为了逼反魏延。然后诸葛亮确保了荆州系的利益,让蒋琬、费祎、董允掌权。为了不让荆州系树敌太多,军权就交给姜维。小派系一定要拉拢,所以斩魏延这种事明明可以交给姜维,但是诸葛亮交给了西北系的新领袖马岱。另外诸葛亮嘱咐皇帝要重用马岱。这样就能掩盖蜀国内部的所有矛盾吗?不能啊。所以诸葛亮又定下了一条路子,先军政治。也就是说全国一直处于备战状态,这招今天的朝鲜还在用。只有全国处于备战状态,坚持选择和魏帝国主义对抗,才能转移国内矛盾危急,把蜀国徭役、兵役的繁重赖在魏国头上。诸葛亮指望姜维灭掉魏国吗?不指望,他只是希望姜维能一直采取对魏国的攻势,转移一下国内矛盾。也正是这种饮鸩止渴的路子,让诸葛亮死后的蜀国维稳了三十多年。但是三国之中,蜀国也是第一个被灭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