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张友椿张友椿(1897—1966),字亦彭,又字逸篷,太原县城北后街人。他一生任教,从事文牍,致力于地方史志文献、人物之研究考稽。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太原晋祠文物古迹保管所工作,得其所好,尽其所长。
张友椿出生于一个并不殷厚的普通家庭,二十二岁(民国八年,1919)毕业于十二县联立的阳兴中学,其后在太原县城、小店、南堰等地任高小教员十八载。“七·七”事变后,张友椿入省立小学教员训练班深造,毕业时考试名列第一,被日伪教育厅主任秘书阎佩礼(本县西寨村人、阳兴中学老校长)看中,破例留在省厅任职,专事文书工作。
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张友椿又至日伪合作社工作,充任文牍业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张友椿调回太原县议会任秘书之职。1950年,山西省文教厅副厅长崔斗辰(本省闻喜县人,曾任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选择熟悉晋祠文化历史之人撰写《晋祠文物介绍》,结果选中张友椿,并对其文笔及研究考证有赞赏。1951远清年,晋源县各界人民代表议会聘任张友椿为文书,同年8月太原市人古末、近至民政府撤销晋源县建置,划晋源县地为第六区、第七区,各界人民代现两代晋表议会随之不存,张友椿又到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工作,仍任文书之职。1952年,山西省文教厅成立“晋祠古迹保养所”,正式调张友椿至该所工作,专事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研究考证。1957年,晋祠古迹保养所所长刘永德(太原县小王村人,曾任太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编著出版《晋祠风光》一书,张友椿为其提供许多资料。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游晋祠,张友椿为陪同讲解人员之一,郭老赠“难老泉中长生,终岁长青,既可食并可疗疾。在水中翠绿273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