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时,我们都学习过一篇课文《早》。鲁迅13岁时,为了提醒自己勤奋学习,便在课桌上刻上一个“早”字。学到这篇课文后,我记得很多同学都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下了“早”,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非常少。所以说,勤奋并不是简单写出来就行,更需要付出时间。
宋朝时有个著名的学者,叫陈正之。他先天智力不好,看上去有些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个字或几十个字,是很容易就记住的。可是,陈正之却不同。他虽然认识很多字,但经常读错;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章,同学读几遍就可以倒背如流,他读上几十遍也是吞吞吐吐。周围的同学都嘲笑他,称他为“陈傻子”。
可是,陈正之没有气馁,左思右想后,他想出一个以勤补拙的好办法。学习时,别人读一遍,他就读十遍;别人学习一小时,他就学习几个小时,从来不间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着不懈的努力,陈正之的学问与日俱增。最后,他终于成为我国宋代著名的博学之士,从“陈傻子”变成了“陈学者”。
古语云:“勤者可成事,惰者可败事。”如果想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就要守住一个字——“勤”;正如陈正之一样,他没有在嬉戏中荒废自己的时间,而是以勤补拙,终成为人人敬仰的“陈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