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诗人认为“出家”的条件已经成熟:衣食无忧(支吾,应付),女儿都出嫁了,家事今后不多了。后六句具体写“在家出家”:睡觉、吃饭虽然“在家”,但已如投林鸟,乞食僧,“心”已出家;鹤唳、灯寒,全是“出家”环境;到中宵(半夜)进入了“入定”(佛教指坐禅时,心神不分散,进入安定不动的禅定状态)状态,盘脚端坐(即“跏趺坐”),女儿唤妻子呼多半不回应她们。对这种出家,好友刘禹锡曾写《答乐天戏赠》加以讽刺说:“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匹敌)”,“矻矻(辛勤的样子)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指俗心动荡)”。
白居易创造了“在家出家”和“身不出家心出家”的新鲜说法,确实很准确地概括了封建士大夫特别是唐代士大夫的信佛特点。
人称“诗佛”的王维,其信仰佛教与杜甫、白居易又有不同。他将官、隐、佛三者结合起来,官员的身份、隐居的生活、虔心向佛构成了他晚年的生活。他不赞成陶渊明的隐居,因为陶渊明辞了官,生活很贫苦,他有官有俸禄,家里吃穿不愁;隐居也不是像一般隐士那样,到山野过类似原始人的生活,而是在别墅山庄享受山水田园之乐;厌倦了官场,看破了红尘,于是到佛教中去寻找精神安慰。这就是“诗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