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一方面与守旧派开展论战,另一方面致力于学堂的创办。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全国出现了兴办学堂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9年间,全国共计兴办维新学堂107所。[51]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于1891年由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后迁府学宫,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变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阵地。开始只有20多人,后来达100多人。康有为自任总教习、总监督,著《兴学记》以为学规。今文经学、史学、自然科学为讲授主要内容。堂中还设图书室、仪器室,注重体育、音乐,选高材生充任学长,朝夕讲业。
时务学堂是在1897年10月由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叶觉迈、谭嗣同、唐才常等任分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许奎垣任数学教习。学生开始时有40人,后增至200余人。梁启超制定有《学约》十章。1898年春,由于王先谦等守旧派的攻击,学堂被迫停办,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