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估计20世纪中国史学,这是我们如何正确面向21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思考这个问题,希望有更多的见解发表出来,为中国史学在新的世纪里的发展准备充分的思想条件。
前瞻之一:唯物史观和史学创新。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表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历史领域的创造性研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成就改变了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面貌,他们提出的许多创造性见解和研究成果,是20世纪中国史学最重要的史学遗产。近20年来,经过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以及研究领域的开拓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些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历史著作的问世,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应该充满信心地坚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新的创造。为此,史学工作者应进一步消除把唯物史观与教条主义等同起来并进而同史学创新对立起来的误解,还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使其成为历史研究领域创新的指针和动力,这将在根本的意义上决定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主流的面貌。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关系。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是,不应把唯物史观同史学创新对立起来,既不应以唯物史观代替各个具体研究领域的结论,也不应把唯物史观视为束缚学术创新的羁绊。这里说的唯物史观同史学创新的辩证关系,是否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条原则性的认识:第一,作为认识历史的理论、方法论体系,唯物史观并没有“过时”,也就是说,还没有一种科学的体系可以取代它的位置。第二,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历史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应以其代替具体的研究结论。第三,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研究的关键,是把唯物史观同研究对象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对于“原则”的注释或说明,而是真正从研究对象中概括出来的理论认识。新时期以来问世的一些出色的历史研究论著,大多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经过努力探索而产生出来的。当然,这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尚须做深入的总结,新的探索之路也非常宽广,只要我们明确这个努力方向,21世纪的中国史学是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