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灵的模型与教育的模型
布鲁纳对当今有关心灵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模型,这四种模型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文化、心灵以及人类发展的不同观点。
模型一:儿童是模仿的学习者。
成人为儿童展现或者示范一套有效的技能或者纯熟的行为,让儿童来模仿学习,学徒制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事例。为了学到本领,儿童必须要辨认成人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以及成人向他展示的动作能够成功地使他达到该目标。一般来说,两岁以上的孩子,就有模仿的能力。对于示范和模仿,有这样一些基本的假设:技能不熟的一方,可以通过展示而教会,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通过模仿而学习;通过示范与模仿,可以实现一代一代之间的文化传承。
模型二:通过直接教育而学习。
这种模型认为学生该学的东西都放在教师的“心里”,或在书里、地图里、艺术作品里、计算机的数据库里,学生只要查询或者收听就可以得到。基于这种模型,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好相关学习内容的规格,确定学习成绩的衡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客观测验来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相关知识。显然,这种看法的假设在于:首先,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将各种知识填充于心灵之中,自然会有积累之效,而后来的知识就建立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其次,儿童的心灵是被动的,像一个漏斗一样等着倾倒进来的东西,于是主动地学习和诠释知识,主动地建构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则不可能实现。当下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实与我们秉持这一模型和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