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典】
《长短经》上说,天下兴亡之事,无不推移改变,既不会因尧舜贤德长久停止,也不会因桀纣无道而消失。谁是君子小人?何为贤才?何为愚妄?都没有个定准,即使是至高至明的圣人也无法弄清。由此可知,一个人的好坏,并不完全由他的智力决定。
天下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人格卑微的小人,也有形成互相谦让之风的时候。但上述情况,未必出于人的本性,也不是事情发展的必然,都是大的形势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文子》上说:“人们自己富余时才会谦让,而不足时便会争斗。谦让就产生了礼义,争斗则发生暴乱。财富多了欲望自然受抑制,获取的多了争斗自然就会停止下来。”
《管子》上说:“衣食丰足之后,才会产生荣辱的观念。”这是说有余才会礼让。韩信是普通百姓的时候,贫困潦倒,品行不端,不被推举为官。待到在汉中投奔刘邦,萧何向刘邦推荐他说:“韩信很难得,国家再找不出他这样的第二个。”这是因为他是一介百姓,衣食不足啊!因此傅玄说:“要是给伯夷、叔齐一个小官职,只发给他很少的俸禄,先是他父母挨饿,再是老婆孩子吃不饱饭,那他不改变其节操的可能性就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