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年寇准主持科考,负责挑选状元人选,非常出色的有两人,一个是山东人蔡齐,一个是江西人萧贯,结果寇准对皇帝说了那句著名的歧视性语言,让蔡齐当了状元。事后寇准居然还得意扬扬地说:“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好像小孩子与人争玩具,终于争赢了一样。
而相比之下,萧贯似乎更为优秀,《宋史本传》说他“俊迈能文,尚气概”“临事敢为,不苟合于世”。
为国家选拔人才不以才学和德行为重,而看他是不是北方人,是北方人就用,否则就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连寇准这样的贤相都这样,可见赵氏祖宗定的那个规矩,遗毒是多么的深!
02
著名文学家晏殊(千古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他的作品),也差点被寇准的偏见所害。
这个5岁便能提笔成文的神童,14岁那年被江南按抚张知白推荐参加殿试,小小年纪的他与1000多人一起参考,毫不胆怯,“援笔立成”,而且文采斐然,如行云流水,宋真宗高兴坏了,赐同进士出身。
没想到寇准很不高兴,对宋真宗说,晏殊是外地人。宋真宗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张九龄不也是外地人吗?”
张九龄为广东韶关人,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