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从南郑回来,已隔多年,鹅湖和南郑又相距万水千山。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并不能隔断诗人心系战场的情思。
瞿塘行[1]
四月欲尽五月来,峡中水涨何雄哉!
浪花高飞暑路雪,滩石怒转晴天雷。
千艘万舸不敢过,篙工舵师心胆破[2]。
人人阴拱待势衰[3],谁敢轻行犯奇祸。
一朝时去不自由[4],山腹空有沙痕留。
君不见陆子岁暮来夔州,瞿塘峡水平如油。
[注释]
[1]瞿塘: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夔州,东至巫山大溪,是三峡之门,以险峻著称。
[2]篙工舵师:指船工。
[3]阴拱:私下里抱着双手祈祷。
[4]“一朝”句:是说一旦水季过去就不能由水做主了。
[点评]
四、五月份正是长江水势漫涨的季节。此时的瞿塘峡浪花高飞,惊涛拍壁,白浪崩天如暑天飞雪,景象煞是壮观。汹涌急湍的江水呼啸而来,砰崖转石,声如晴天震耳欲聋的响雷,令人心惊色变。诗人在绘形摹声穷形极相后,再转入侧面烘托,从艄公舵师胆破色变、惊魂未定的神情中,我们再次形象地感受到瞿塘水的凶险叵测。千艘万舸不敢贸然闯滩,人们面对大自然的惊涛骇浪一筹莫展,有谁敢贸然而行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轻越雷池一步?长江三峡中,瞿塘峡素以险峻著称,诗人在《入蜀记》中曾有这样的描写“(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pǐ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诗人一向仰慕三峡的奇诡景象,遗憾的是他到达时徒见两边陡峭的崖壁,不见峡中水浪惊心动魄的一幕,未免兴致索然。这首诗凭空落笔虚景实写,前八句从正、侧两面极力渲染瞿塘峡雄奇骇人的景象,足以弥补不能眼见的遗憾。后四句写过峡时的实景,十月的瞿塘峡已不复有往日的声势,显得出奇地平静安然,只有山腰上斑驳的沙痕尚刻着水势雄壮时奔腾攀升的痕迹。诗人在煞尾处特别强调“瞿塘峡水平如油”的眼见之景,与臆想中的“何雄哉”形成反差,在表现瞿塘水形象多棱的同时,不无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