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头
戈头各部位名称
戈之安置方法和各部位名称(引自《中国兵器史稿》)
战国时期,刺、援合体的铁质“卜”字形戟开始出现,它不但逐渐取代了青铜戟,而且也彻底淘汰了青铜戈。及至隋唐时期,长兵器除矛、矟和长刀之外,在战争舞台上称雄一时的戟也被排挤出实战的行列,并很快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宋之后,世人只闻戟之名而不知其形了。多亏《考工记》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文字记录:“冶氏为……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重三锊。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中矩与刺重三锊。”[1]
后人谈及周代车兵五种,只是根据文献记载言其为戈、戟、殳、酋矛、夷矛。宋代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引初唐颜师古之说曰:“五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也。”至于这五种兵器的器形是什么样子,历来对弓矢、矛的看法没有异议,对酋矛、夷矛的说法有争论,但未形成气候。唯对戈戟与殳的争论此起彼伏,近千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特别是到了清代,随着地下古物不断出土和考据学盛行,戈戟器形之争呈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学者对《周礼·考工记》加以注释,甚至附以图解。著名学者戴震和程瑶田等对此花了大量精力,但因实物湮没日久,文字资料又相对缺乏,不免有臆测的成分。戴震在其《考工记图》一书中,就把戈与柲的关系绑错了位置。程瑶田曾引宋儒黄伯思的《铜戈辨》之说,释解戈戟制度,力辟宋前之谬论,并根据刺兵兼勾兵之理想,拟一戟制图以示世人。此图略作十字形,虽内稍长,却与后来出土的周戟及战国戟的形制完全相同。程氏的设想原已接近了实物本身,完全可看作文物考古界的一大幸事。遗憾的是,十年之后,因久久不见出土之戟实物,程氏对自己的推断产生了怀疑,遂忽然改变其说,而以内未有刃之戈为戟,无刃者为戈,将戟之援向上斜伸,以附刺兵之用。其结果是刺既不能,勾啄亦均不便,一念之差,致与实物完全相反,十年心血化为尘土,徒为后人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