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位于南美洲,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经济相当落后,生活困苦的民众对政府和现况十分不满,便要求改变现状。1989年2月2日,以第一军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中将为首的军人,发动了政变。 2月3日上午罗德里格斯宣布,武装部队已控制了全国形势,新的政府成立。当天下午,罗德里格斯宣誓就任巴拉圭临时总统,并宣布了新内阁成员名单。同时宣布,90天之后举行正式大选,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产生新的国家总统。统治巴拉圭长达35年的斯特罗斯纳政权宣告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次政变也意味着巴拉圭迎来了民主的曙光。
共和国危机四伏
巴拉圭共和国是南美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和东部的巴西和南部的阿根廷相比,经济要落后得多,和北部邻国玻利维亚相比则不相上下。由于该国政府长期实行封闭政策,主要生产局限在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方面,工业落后,再加上贫富悬殊,广大劳动者生活十分艰辛,对政府和现状不满的情绪相当强烈。
共和国总统斯特罗斯纳,1912年出生,1929年步入军校,开始军人生涯,1951年成为武装部队总司令,1954年5月4日政变上台后曾连续8次“当选”总统,民众和军政各界对他早已感到厌倦。他靠军队和“红党”两把宝剑维持自己的统治,政治迫害和经济危机日益加重。在他执政期间,被迫到国外流亡的巴拉圭人达150万,另有15万人受到关押。流经首都亚松森的巴拉圭河,被暗杀的人的尸体常常浮出水面。另外,斯特罗斯纳及其亲属利用职权大肆搜刮百姓,聚积的私人财产达7亿美元之多,在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都有不动产。